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换个角度看文化中国西南少数民族防灾减灾文化(8)

来源: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0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在漫长的历史时期,自然环境复杂多变,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的自然灾害千变万化,灾害文化也随之不断丰富及完善。很多民族在防灾减灾过程中相互帮助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自然环境复杂多变,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的自然灾害千变万化,灾害文化也随之不断丰富及完善。很多民族在防灾减灾过程中相互帮助、文化不断交融互鉴,形成了灾害文化的包容性特点。在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是可以不跟其他民族交流而独立生存发展的,各民族为了生存及发展的需要,既要传承自己民族的文化,也需要吸纳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尽管江河峡谷层层阻隔,但不同民族间的交流、融合从未停止,不绝如缕。即便在交通不便山川阻隔的怒江、德宏、红河等地区,少数民族也通过溜索、马帮等特别的交通方式,互通有无。西南少数民族由此形成了对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学习及借鉴、尊重及包容的习惯及特点。因此,各民族的灾害文化,在传承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也兼容并蓄了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内涵。

近50 年来,在某些强降雨集中、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山洪、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及水旱、低温冷冻、冰雹等气象灾害的频次出现爆发式、单点式增多的现象。各民族的防灾减灾文化也随之发生变化,逐渐从宗教、信仰、禁忌习俗等消极的避灾,发展到积极救灾,提前防灾、减灾等主动防灾的层面;在与周边民族交流的过程中呈现开放、融合的发展趋势,民族间的分界及隔阂被打破,从个体、家庭、族群、村寨的小集体、民间的防灾减灾行为,发展到多个村寨联防联通的阶段,更重要的是开始推进到与官方配合、接受官方统筹调剂、分层领导的层面。

如很多经常受到泥石流、滑坡等灾害侵袭的少数民族村寨,开始积极配合官方的搬迁、扶贫政策,调整防灾减灾传统,一定程度上摒弃了旧的、适用性不强、效果不明显的防灾减灾措施,吸收近现代防灾减灾先进经验及技术,使少数民族灾害文化的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扩大,包容性日益凸显。最典型的是云南怒江的独龙、怒、傈僳、普米等民族,接受现代化的建筑选址及建筑材料、建筑样式,从生存条件恶劣、交通不便、气候及地质条件恶劣的深山区,从悬崖峭壁的村寨里,逐步搬迁到了平坦、安全的坝区及山脚。其建筑及家具布局沿袭了本民族传统样式,并与现代防灾减灾文化相结合,在建筑格局、房屋朝向、窗户大小、房梁位置等方面,甚至吸取了其他民族有效的防灾减灾传统要素。这就使搬迁民族因出行及生产发生的交通意外及罹患气候病、地区病的风险大大降低,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达到了防灾减灾的良好效果。

第二,西南少数民族灾害文化具有传承性、累积性、固守性的特点。作为民族文化中最具有实用价值的内容,不同阶段积累下来的灾害文化,都有其存在、传承的价值及实用的意义,其中防灾减灾文化必然是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其传承路径及方式,既有普通灾害文化传承的特点,也具有民族区域文化传承路径及方式的特点。西南少数民族在不同时期积累、传承下来的灾害文化,尤其是灾害文化的经验和教训,对各民族有效防灾避灾减灾、保持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少数民族灾害文化的固守性特点,主要是指对自己民族及村寨已经形成的、熟悉的灾害文化理念及认知、习惯保持着坚持、坚守的传统,在老一代人身上,其思想观念及行为习惯甚至到了固执的地步。如很多在山区居住的少数民族老人,在可以用电或太阳能的情况下,依然长期坚持用木柴、火塘烤火做饭烧水。由于少数民族的房屋建筑多采用木质材料,用火塘烤火做饭往往导致火灾或一氧化碳中毒。尽管教训深刻,政府多次宣传教育,但很多老人依然固执己见。这不仅对森林生态环境保护不利,也使防灾减灾工作的推进困难重重。固守传统文化的民族特性,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有极大的优势,但对某些习惯及传统的过分固执和坚持,也会带来交流及借鉴的障碍,使很多实用、有效的灾害防御措施不能被吸收,给防灾减灾工作及其实际功效带来消极的影响。

第三,少数民族灾害文化还具有地域性、丰富性、变通性的特点。不同地域的灾害类型受到地貌、地质结构、气候及自然生态基础等因素的影响而各具特点,具有强烈的地域性色彩。如地质结构脆弱的区域常常发生地质灾害,季风气候变化突出的地域常常发生气象灾害,如果二者兼具的地区,则常常因为气象灾害引发地质灾害。

不少民族受地域及相关因素的影响,具有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及习惯,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地质结构等带来不同程度的冲击、破坏及影响。在不同地域形成的民族文化,也具有各自特殊的内涵,即灾害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特殊内容,其地域性特点是显而易见的。如滇黔桂的少数民族如苗、瑶、壮、彝、布依、水、侗等聚居的喀斯特区域就是如此,山地面积广、坡度大,表土层较薄,成土时间长,地质多为砂石砾岩结构,山区开发后森林急剧减少,原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山地水土流失极为严重,水土涵养能力下降,很多地区从潜在石漠化区域变成为石漠化区域,石漠化区域呈扩大趋势,19 世纪后的史籍所见的水旱灾害频次开始增加。

文章来源:《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xnnydxxb.cn/qikandaodu/2021/0708/687.html



上一篇:西南少数民族文化传统的和谐特质
下一篇:西南地区传统村落文化空间的识别需求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投稿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版面费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论文发表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