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换个角度看文化中国西南少数民族防灾减灾文化(5)

来源: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0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二、中国西南少数民族防灾减灾文化的类型及传承路径 西南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山高谷深,地形破碎,自成相对独立、封闭的小地理单元,稍微平整的

二、中国西南少数民族防灾减灾文化的类型及传承路径

西南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山高谷深,地形破碎,自成相对独立、封闭的小地理单元,稍微平整的地区则被称为坝子。这既是西南少数民族众多的原因之一,也是民族文化丰富多彩的基础。如云南省土地面积39.4 万KM2,其中山地面积占84%,高原和丘陵面积约占10%,坝子(盆地、河谷)面积仅占了约6%。按行政区划看,全省128 个县(市、区),除昆明市五华、盘龙两城区外,山区面积比重都在70%以上,18 个县99%以上的国土面积全是山地,几乎没有一个纯坝区的县。很多民族都聚居在相对独立封闭的地域空间中,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创建出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其中包括了丰富的灾害文化。不同区域民族的灾害文化,都有各自的类型及传承路径。西南少数民族的防灾减灾文化,也有自己独特的类型及传承路径。

(一)西南少数民族防灾减灾文化的类型

西南少数民族防灾减灾文化的类型,按灾害发生及救灾的先后顺序,可粗略地分为六种:

一是灾害讯息的预警、传递。少数民族民间也通常流传着大型灾害前,当地动植物出现奇异征兆的传说,因此有着相应的灾前、灾后信息的传递互通手段,主要以民族声乐器、狼烟、彩色旗帜等特殊方式通知、传递危险逃生的讯号。如云南文山州广南县贵马、里玉等壮族村寨,若遇到火灾、盗窃抢劫、械斗等紧急突发情况时,敲击铜鼓警示并召集村民,不同的事件,鼓点节奏不同,人们根据鼓点行动。在勐海傣族地区工作生活过的云南大学民族史学家林超民先生介绍,傣族人家门口若挂有仙人掌,就表明家有传染病人不宜入内;文山州广南县珠琳镇拖思旧寨的壮族家中,如有人得了天花,就将帽子挂在门口,让亲朋及外来人员注意不要入内。很多灾害疾病讯号的特别传递方式,彰显了西南少数民族灾害文化的丰富性特点,类似的预警风俗及传统习惯,在很多少数民族中普遍存在。但不同民族面对不同灾害时,采取的预警及讯息传递物件及服饰的样式、色彩等都有差异,很多差异及其深厚的文化内涵,都值得在未来的调查及研究中进一步挖掘、梳理。

在现当代少数民族地区的防灾减灾工作中,应最大限度发挥传统灾害文化的能动性,“在灾害监测、预报、评估、防灾、抗灾、救灾等工作中注重农户的参与”①庄天慧等:《西南民族贫困地区农户灾前防灾决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软科学》2013 年第2 期。。其中,将现当代灾害文化的内涵及路径,与传统灾害文化融合起来,发挥好民族地区灾害讯息的预警、传递工作是一项重要内容,“完善乡镇—村—农户的灾情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将乡镇以下的灾害信息发布系统深入到每家每户”②庄天慧等:《西南民族贫困地区农户灾前防灾决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二是灾害救助物资按人口户数均分共享的传统。西南少数民族呈现出大分散、小聚居的居住状态,平时来往不多,但不影响在灾害及危机中彼此的互帮互助行为,典型表现是各民族对救灾物资的共享传统。在灾后救灾物资的分配方面,少数民族很少发生隐匿窝藏或贪污救灾物资等腐败现象,这与民族文化中面对灾难时物资共享传统的约束作用有关,也与少数民族家庭财产一般呈透明公开状态的习惯有关,不会也没有必要藏私,其贪污的物资也无处藏匿,更与少数民族文化传统中很少有偷盗的意识及行为有关。

三是面对不同类型灾害的自我救助传统。少数民族地区的地理空间比较封闭狭小,很多灾害是小范围的,灾害后果及损失不大,尤其是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水旱冰雹霜冻等气象灾害等,一般只是几户、几寨或一乡一县受灾,除互助救灾外,更多的是受灾村寨及家户的自我救助。从严格意义上说,这是民间、私人性质的灾害救助传统,稍大的灾害一般由村老寨长或是半官方的基层统治者、管理者统一协调指挥。

四是灾害发生时不同的逃生技能及传统。各少数民族地区的灾害类型不同,其逃生技能也有不同,如地震时跑到屋外空地上,洪水来临时爬上山顶房顶、抱住大树大石,泥石流发生时往侧上方山坡逃跑等,一些技能与当代防灾减灾宣传中普及提倡的措施一致。但随着现当代灾害类型增多、危险性增强,很多民族传统的防灾减灾避灾技能,已不能适应实际需求,传统防灾减灾技能的更新及提升,成为少数民族灾害文化建设中的当务之急。

文章来源:《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xnnydxxb.cn/qikandaodu/2021/0708/687.html



上一篇:西南少数民族文化传统的和谐特质
下一篇:西南地区传统村落文化空间的识别需求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投稿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版面费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论文发表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