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换个角度看文化中国西南少数民族防灾减灾文化(7)

来源: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0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西南少数民族灾害文化的传承路经及特点,不仅凸显了少数民族灾害文化的包容性、开放性特点,也对当代中国提倡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及其建设、对“

西南少数民族灾害文化的传承路经及特点,不仅凸显了少数民族灾害文化的包容性、开放性特点,也对当代中国提倡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及其建设、对“一带一路”及其国际防灾减灾体系的构建发挥了积极的资鉴作用。目前,国际社会面对频发的跨国巨型灾害,亟须共同建立协调、联动、高效的国际减灾合作模式与机制,从不同渠道、途径开展全方位、多渠道的防灾减灾国际合作,以提升各国的防灾减灾能力,促进区域间的可持续发展,并在其中有针对性地提高跨境灾害的综合防治能力及水平,制定国际化的、科学且系统的防灾减灾机制。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而言,构筑起面对中国—南亚东南亚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综合性防灾减灾体系,也是亟须进行的工作,这也是西南少数民族防灾减灾文化面临的当代转型。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在国际疟疾基金项目的支持及研究下,中国云南的疟疾防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备受称道的另一重要原因,是中国疾控中心在输入性病例数量长期居高不下的情况下,采取国际、跨国联合防控的措施,越过国境线防疫并取得了极好的效果。如德宏盈江县的疟疾防治,从中缅边境的防治往缅甸国境内推进了50 公里,在中缅间人员交往流动极为密集频繁的情况下实现了疟疾的可防可控,境内疟疾患者人数直线下降,防治效果显著。这是官方大力主导推行疾病防控、当地少数民族积极支持配合取得的防病治病的成绩,是少数民族地区在现当代防灾减灾行动中,官方、个人及家庭努力协调配合,使国际性的跨国防灾取得成功的典型案例。

因此,应充分利用中国传统灾害文化的优势,发掘并利用好西南少数民族在自然灾害防控和防灾减灾领域的经验技能,利用现当代的防灾减灾理论和技术优势,建构起现当代少数民族新型灾害文化体系,“强化对地观测、高分辨率遥感、导航定位、通信技术、地理信息在防灾减灾领域的应用,加快防灾减灾产业链发展,促进防灾减灾技术‘走出去’,快速提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防灾减灾基础与能力,是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①葛永刚等:《“一带一路”防灾减灾国际合作的战略思考》,《科技导报》2020 年第16 期。。

当然,国际合作及跨境民族间的传统文化交流机制,应该在其中发挥必不可少的作用,在此过程中提升、构建新型的、面向国际的民族灾害文化体系,“鼓励、支持在‘一带一路’重点国家设立防灾减灾海外研究中心或网络;联合沿线国家防灾减灾科研机构与组织组建‘一带一路’防灾减灾科学联盟;推动研建‘一带一路’重大自然灾害仿真模拟系统,提升风险防控能力;构建“一带一路”防灾减灾救灾科技合作框架与体系”②葛永刚等:《“一带一路”防灾减灾国际合作的战略思考》。。毫无疑问,这是西南少数民族传统灾害文化的重生及持续发展焕发的生机,只有这样,少数民族灾害文化才能真正成为“推动跨国际跨区域综合性防灾减灾合作和践行利益共同体与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行动”③聂选华:《构建中国—南亚东南亚防灾减灾体系》,《社会主义论坛》2020 年第6 期。。

三、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灾害文化的特点及弊端

中国少数民族大多位于边疆,灾害时空分布的畸零特性明显。部分地震带、气候带或地质结构带波动区的灾害,影响畸轻畸重、分布不均衡的特性尤为突出,这与边疆民族地区多位于自然地理及生态疆界线④周琼:《环境史视域中的生态边疆研究》,《思想战线》2015 年第2 期。上,气候带及干湿带分界明显,地质结构特殊,自然灾害类型独特有关。各民族灾害文化的积累、传承不绝如缕,虽然很多内容较少进入正史,却在民间以不同形式流传。在“华夏失礼,求诸野”的传统文化变迁趋势下,很多中原地区散佚的灾害文化,在民族融合、交流中以不同的内容及表现形式,流传、保存在民族地区,逐步形成了具有区域及民族特色的防灾减灾避灾的文化体系。

(一)西南少数民族灾害文化的特点

灾害文化是文化的一种特殊类型,具有文化的共性及独特性。西南少数民族的灾害文化,既具有普通灾害文化的内容及特点,也具有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从独特性的角度看,西南少数民族灾害文化主要具有以下三大特点:

第一,西南少数民族灾害文化具有历时性、包容性、适用性并存的特点。与其他地区灾害产生、变迁规律一致的是,西南民族地区的灾害也具有频次、类型增多的趋势,呈现出很强的历时性特点,故很多区域尤其是民族聚居区的防灾减灾文化,也随着灾害类型的变化而适时调整。在近现代全球气候多变及山区开发背景下,山区常住人口不断增加,山地原始植被被大面积破坏,山区半山区土地被垦殖,水土涵养能力大大降低,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暴雨洪涝灾害增多,流域性洪旱灾害频次增多,受灾面积、人口及灾害损失呈正增长趋势。

文章来源:《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xnnydxxb.cn/qikandaodu/2021/0708/687.html



上一篇:西南少数民族文化传统的和谐特质
下一篇:西南地区传统村落文化空间的识别需求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投稿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版面费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论文发表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