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刊[09/07]
-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征[09/07]
-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投[09/07]
变化中的西南行为艺术(4)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行为语言的个体化 2008年以来,西南从事行为艺术创作的艺术家没有固定的人数,活跃于西南的行为艺术家包括但不限于周斌、和丽斌、任前、陈建军、张
行为语言的个体化
2008年以来,西南从事行为艺术创作的艺术家没有固定的人数,活跃于西南的行为艺术家包括但不限于周斌、和丽斌、任前、陈建军、张羽、幸鑫、何利平、刘伟伟、胡佳艺、王彦鑫、童文敏、普耘、董洁、刘纬、信王军、时永华、罗菲、杨俊峰、邓上东、邱文青、常雄、杨辉、黎之阳、尤佳、唐维晨等。他们在行为艺术创作的语言上更加个体化,作品也与20世纪90年代的行为艺术作品有着明显的不同。“之前的行为有三种方式:一种是以时间的长度来进行创作,一种是以身体的承受力来进行创作,还有一种是反复重复无意义的劳动,这三种方式很经典,也很古典。”10这是何利平在雅昌艺术网访谈中对于过去行为艺术主要创作方式的总结。不仅如此,何利平也回答了未来行为艺术的三个发展方向:“一个是行为艺术精致化,比如在现场拍360度无死角的照片,很精致;其次是走进公共空间,介入社会;第三是跟影像、实验戏剧和科技等结合,综合媒体的跨界,再借助身体的方式来进行创作。”11何利平的回答给出了作为行为艺术从业者的一个视角,也是一种被广泛认同的看法。在回答记者提问会选择哪个方向时,何利平的回答是走向公共空间——不想做“古典”的作品,他觉得自己没有那样的气质。同样使用身体作为媒材进行创作,但所表达的方式却跟以前很不一样,童文敏的作品则是在不断探索身体与环境之间的关联,童文敏的身体不是“身体”,是自然中的一沙一树,是一种身体的“变色龙”。
何利平被公众认知始于作品《@41》,这件作品因争议而被广泛传播,2015年何利平再次被广泛传播是因为作品《只要心中有沙,哪里都是马尔代夫》。这件原名为《给我两平方米,我会把它做成沙滩,然后静静地躺在上面思考人生》的作品,是于2015年7月30日下午3点在成都沙湾路光荣北路十字路口一侧实施的行为艺术,何利平裸露上身、着沙滩裤、外裹浴巾、肩扛沙袋,穿过人行横道,在路边人行马路将沙铺成两个平方米大小,自己手持一杯果汁,斜躺在两平米的沙滩上,做休闲旅游造型。作品图片传至网络后,瞬间被传播、模仿,何利平用一张作品照片诉说了这个时代“屌丝”的内心和现实。这样的创作方式正是何利平所一贯坚持的:“用调侃、诙谐的手法,结合日常、生活化的语言来对这种时代共性不断演绎,让更多人产生共鸣。”12何利平坚持自己作为时代的个体文本,通过作品来放大个体文本在时代中的共性。
与大多数行为艺术家所呈现的“什么是行为”不同,何利平常思考“行为艺术不是什么?”换句话说,何利平不断追问“行为艺术之外的可能性是什么?”一直追问行为艺术模糊边界的何利平在谈到行为艺术时说道:“我从不强调行为艺术家这个身份,说自己是行为艺术家只是觉得别人好理解。现在还没有找到一个更好的词来替换,做的作品是不是行为艺术或者是不是在行为艺术的定义里面,这个一点都不重要,它的边界本来就越来越模糊,没有必要去强调它。”作品“MC.行为参考”系列便是何利平艺术主张的代表作品。
对陈建军的熟知来自于其创作于2006—2007年“岗位”系列的行为作品,陈建军身穿绿色泳裤、军鞋,手戴白手套保持固定姿势,在岗台上为空气、土地、森林、水静止“站岗”两个小时。与惯常的行为作品不同,“岗位”的四个场地都有着不同的地点,分别是成都簇桥家具加工场地(2006年9月16日)、郫县三道堰(2006年10月28日)、都江堰赵公山(2007年4月16日)、都江堰鱼嘴(2007年5月8日)。在“岗位”系列作品的创作自述中,陈建军对城市体会到了一种混乱迷惘,他反思城市化进程是怎样的存在?隐藏着什么?同时“以一种仪式化的身体方式,与现场展开关联,展开自我的情感叙事与对抗,并以此来回应社会。就像生命经验中直觉的东西,一种理想和恐惧的那种状态。”13“岗位”系列作品虽然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行为的录像与图片,但之于艺术家来讲,这个过程更像是一次田野调查或社会实践,2010 年参与发起艺术项目“昆山在造”,并与从录像开始的艺术家曹明浩合作;2012 年参与策划艺术项目“梁山路径”;2014 年“顶楼之眼”;同时2014 年开启了“水系计划”的前期工作。陈建军和曹明浩将这些艺术工作归为新的问题意识“平行悬置”14,讨论都市消解了城市扩张与乡村间的冲突。以社会互动、研究性作品的形式展开对隐匿在社会结构深处的历史、当下、在地等展开创作实践。陈建军将始于行为创作的工作方法延伸到了非行为作品的创作,是从“行为”到“行动”的转变,即从关注人自身向关注在地社会艺术实践的转向。
文章来源:《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xnnydxxb.cn/qikandaodu/2021/0708/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