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乡村振兴视角下的农业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多维模(5)

来源: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0-2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柯炳生.关于我国农民收入问题的若干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5(1):25-30,79. [3]肖力.互联网 + 正在深刻改变着农业[N].经济日报, 2015-07-10(11). [4]李进霞.“

[2]柯炳生.关于我国农民收入问题的若干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5(1):25-30,79.

[3]肖力.互联网 + 正在深刻改变着农业[N].经济日报, 2015-07-10(11).

[4]李进霞.“互联网+农业”新生产方式的思考[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1-6.

[5]陈碧芬,吴宗燚,张文昌,等.以农科大学生创业为导向的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87-91.

[6]席宁.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模式发展瓶颈与应对[J].商贸人才,2018(29):186-187

[7]刘娇.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反思与建议[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2018(9):164-165.

[8]李双寿,李乐飞,孙宏斌,杨斌. “三位一体、三创融合”的高校创新创业训练体系构建[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2):111-116

[9]万丹.结合林业特色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8(9):209

[10]徐鹏,田戊戌.校企合作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模式研究[J].中国市场,2018(8):174,178

[11]李伟,李辉,胡燕,李海燕,王恬.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加强高等农林院校实验教学的探讨——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6(1):144-147.

[12]谷今.大学生创新创业与乡村振兴战略融合的实践探索[J].知识经济,2018(17):17-18.

习近平同志于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而“三农”问题则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要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018年1月2日,政府公布了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而早在2002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2]19号)中明确指出:“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工商和税收部门要简化审批手续,积极给予支持。”党的十八大以后,伴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平台进一步完善与深化改革的加快落实,创新创业在大学生群体中已蔚然成风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而随着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大学生创业项目的质量和对社会的贡献也在不断提升和增加。在当前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大学生涉农创业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对农业类大学生涉农创业对推动乡村振兴的作用及创新创业多维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一、当前农业类大学生创业的形势由中国人民大学牵头调查的《2017年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显示中国的大学生创业意愿持续高涨,大学生创业层次也在不断提升。报告显示,中国九成的大学生考虑过创业,并且26%的大学生有强烈的的创业意愿,相比2016年上升了将近8个百分点。但农业类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在调研中的十类大学生中是最低的,仅有不到1%的农业类大学生对创业很有兴趣。然而近年来,农业行业逐渐变为大学生创业的主要领域,越来越多的创业项目也与“三农”相关。各省农业高校都在大力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近几年学校积极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在创新创业方面取得显著成果。2018年,南京农业大学共获得立项国家级大学生创业实践项目3项、国家级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3项、江苏省大学生创业实践项目10项、江苏省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21项,共计有200余名师生参与,其中80%以上项目均与农业生产相关。与2017年相比,无论是项目总数,还是参与师生总数和项目质量,均有较大提升。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南农大召开了2017年大学生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计划项目交流会、2018年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推进会,大力增进学生创业技能,在各类创业比赛中均获较好成绩。在2018年的“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中,南京农业大学创业团队中的项目“南京渔管家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获得金奖,“南农易农”等5个项目获得银奖,“南京菲尔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2个项目获得铜奖,入围2018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的项目有4项,这些数据近年来也是不断攀升。同年,在日本京都举行首届京都大学生国际创业大赛中,南京农业大学创业团队GUBIA(GREEN USE OF BIA)在中日11所高校的17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获得本次大赛二等奖。正是高校的高度重视和科学引导,才使得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得以充分展现,使得一些有志于服务“三农”的高校学子可以通过创业这条路投身“三农”,从而助力乡村振兴。二、 农业类大学生创业对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两会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作为推动乡村发展的一支重要外部力量,大学生群体本身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可以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人才支撑[1]。而农业大学的大学生创业的领域和自身具备的专业素养都与农业、农民、农村息息相关,所以科学地引导农科大学生创业对乡村振兴将会有一个很好的推动作用。本文主要以南京农业大学近五年的创业实践与创业训练项目为调研对象,结果发现其中有不少创业项目已对乡村经济的发展起到良好的助推作用,并为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振兴的多种发展模式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和方法。下面以南京农业大学经管院农经专业的在读博士陆超平创立的南京渔管家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和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2015届在读本科生王宇团队在新农办老师指导下创建的南农易农APP为例,阐述农业大学大学生创业对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一)南京渔管家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渔管家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于2016年在南京农业大学创客空间孵化,是2014级南京农业大学经管院农经专业在读博士陆超平创立。经过两年的创业孵化,现累计销售额已突破百万,服务水产养殖面积达3000余亩。陆超平的渔管家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通过使用云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使农户实现“穿着西装养鱼”,同时也使水产渔业变得“轻松优雅”,这也极大地降低农民在生产过程中的风险,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我国农业生产当下存在的普遍问题就是未脱离传统形式的管理,没有科学有效的监测。而且,农业产业在我国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回报周期长,在这个较长的回报周期中,只要一有因天气或管理措施不当带来的减产或绝收,就会使得农民的经济状况受到严重影响。还有一个制约我国农民收入的因素是我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绝对水平低[2]。而渔管家的出现能够很好地提高农民的生产率,它通过“智能渔管家”运用大数据分析,加上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维度,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效率。在“智能渔管家”的帮助下可以实现区域的联动,以及气候变化等区域性扩散模型的构建,从而使农民可以很轻松地管理大面积水域。这一改变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改进了农业的生产技术和方式,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一条技术化、智慧型的发展道路。新的时代科技技术日新月异,要想实现乡村振兴,我们不仅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利用起新的科学技术和设备,同样也需要新的农业技术人员,他们受过专业的培训,有着扎实的农业和科技理论基础,并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发挥出知识的力量。因此,可以说陆超平创业就是在这样一个在转型时期为农业带来新鲜血液的生动一例,低效低产的传统农业生产和经营模式也正是在这样的人才基础下才能逆风翻盘,奋起直追。(二)南农易农APP南农易农APP于2018年入驻南京农业大学创客空间,由农学院2015届在读本科生王宇及其团队在新农办老师指导下创立。南农易农APP是一个大数据平台,也是个线上农技推广服务平台,结合线下已开展基地、联盟服务,打造以农业技术服务为基础的综合性农业服务模式,开发多个支撑业务系统。南农易农APP集成了市场资讯推介、病虫害在线诊断、当前农事操作指导、要闻政策播报、实时交流互动等功能,可在线学习包括知识库、微课视频等线上视频,目标是让农户学到最实用的农业技术,致力于用科技加知识改良实际生产,推动我国农业发展。目前,团队主要以双线共推模式开展业务,即指“线下建联盟、线上做服务” 服务模式。截至2018年7月,团队依托学校承担的农业部、财政部重大农技推广服务试点工作,挂县强农富民工程等项目已在句容、东海、宿迁、金坛、兴化、常熟、武进、泗洪等示范区开展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盟创建活动。近年来,“互联网 + 农业”的生产方式也逐渐发展起来, 在推动我国农业转型升级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4]。南农易农APP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互联网 + 农业”追求的是“1 + 1 > 2”的效果,互联网以先进的技术和独特的优势融入传统的农业生产中,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同时也使互联网技术在农村得到普及,提高了新型农民的职业素质[4]。南农易农在构建形成线上高速飞驰的新时代“科技大篷车”和线下校地农协同共赢的新常态“双百工程”的过程中很好地彰显了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让农业搭上“互联网”的便车,让农业线上线下信息的及时共享传播,而不限于某一个地域的农民群体,不仅使农业的资讯更加畅通,也使得农业生产经营更加融入时代的发展潮流,为农业乡村振兴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互动的平台。乡村振兴从根本上在于人才的振兴,在于人力资本的积累与创新。南农易农APP也为乡村资源走出乡村提供了多元的渠道方案。“互联网+农业”的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渠道,注入了更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新活力。而在各地的农业高校像王宇这样的项目已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由此可见大学生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对促进农业发展的热情,他们将成国家乡村振兴政策的积极推动者,并将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和方式影响和带领着广大农民群众走上新的农业振兴之路。三、乡村振兴视角下的农业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多维模式研究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并将新农村建设纳入“十一五”国家建设的重点内容。在实行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靠科技,二靠政策。通观全国农业农村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凡是农业生产搞得好的,必定是农业创新搞得好的,而推动农业创新的背后必定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5]。而大学生创业者则是一支很好的人才队伍,有效地科学引导大学生创业能够为乡村振兴带来一支强大的技术队伍。党的十九大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做出了新的部署,国务院和教育部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目标就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6]。在“三农”政策的号召和指导下,各省农业高校也在大力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其本质就是希望全方位打造、培养创业者,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实干精神、承担风险的能力,以及乐观的态度,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及创业本领,使大学生能适应创业的艰苦环境[8]。从南京农业大学来看,在校生已经参与创业的就已达到5%左右,这一水平应该是显著高于全国各省农业类大学的平均水平,说明学校的教育和导向与大学生创业意愿和参与度是密不可分的。因此,现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依据学校多年来积淀的教育教学实践,研究和探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多维模式。(一)创新创业训练营培训大学生创业训练营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创新创业价值的塑造,学生的综合创业实践能力迫切需要与知识传授一起作为创新创业训练营体系的核心目标。提出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的基本要求,才能够明确我们需要培养什么样的创新创业人才,指导我们构建科学的创新创业训练营体系[8]。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按照涉农特色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本着满足学生的岗位技能要求和个性心理需求,将理论内容设计成不同知识点的模块,训练营授课的课时数目、内容难度与深度均可根据师资与学员情况灵活调用,配套设计。通过参与涉农项目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营,学生可抓住乡村振兴战略的机遇,寻找识别乡村创新机会。提高对农村的创业环境的认识,利用各种创业资源和政策支持去农村创新创业,带领广大农民增产增收,推动农村的产业融合发展。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学校设有三创学堂,每年都会面对全校师生开设科创训练营。训练营的特点在于全程化服务,着眼创业项目落地和扶持科技型创业项目,是针对在校及毕业五年内的创业大学生开展的创业精英训练项目。训练营整合了南农大创业孵化器资源、白马基地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校友企业家资源、社会企业的创业实战指导资源,并分为创业团队前期辅导、创业项目集训路演以及项目跟踪服务等三阶段实施。在南农2017年训练营“路演”环节的22支创业团队项目中,涉农项目最多,如“面向规模化畜禽场的良种繁育技术服务”是一项高品质猪育种培育项目,“南京惠农生物技术”是一项植物真菌性病害防治项目,“土壤污染修复剂”是一项具有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新型土壤修复项目等,这些新兴农业类创业项目在国家、学校和社会的支持下,也将会激发更多的学子把农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到2018年,南农大已有50余个团队参加创业训练营,通过科创训练营筛选优秀创业项目入驻南京农业大学创客空间进行创业孵化,是南农大学子开启创业之路的初步学习平台。南农训练营一直以来本着探索实践“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宗旨,培养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以农业项目为特色,引导大学生以科技创业带动高质量就业,从而为乡村振兴带去新的驱动力。(二)创客空间基地孵化加强大学生创业基地的建设是未来国家实现创新创业教育战略目标的重要措施,利用大学生创业基地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创造精神,也是我国现阶段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大学生初期创业的风险与成本,逐步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同时还可以为国家培养出多方面人才[9]。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农业相关的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能力、积累创业经验;可以帮助学生将创意转化为实业,助力大学生开展农业创业项目;可以让一批批有农业创业梦想的学生将自己的项目落地,更好地投身于乡村振兴中去,同时还可以激发大学生农业创业的动力与积极性。南京农业大学为广大师生提供了充足的创新创业天地,重视理论到实践的转化,而创客空间基地就是这样一个孵化南农学子优秀创业项目的平台。在市场化方面,南农创客空间引导学生创业项目适应市场化机制,因此其农业类的创新创业都以产品投入农业市场和资本化为目的,使项目努力向企业化方向经营发展;在资金来源方面,南农创客空间集结校内外各方的力量,包括充分利用国家财政、创业基金、金融机构、企业投资等各方面的支持,尤其是与农业企业密切联系,以全面广泛地获得资金支持;在文化氛围方面,创客空间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企业家思路和精神,鼓励生态型、创新型的农业创业实践,以各种活动宣传新的价值观并融入校园文化,打破传统的农业就业观念。2018年,50余个团队参加创业训练营的选拔后,最终有40个项目入驻南京农业大学创客空间,将进行为期两年的创业孵化。在这部分的创业项目中大部分均与农林畜牧产业相关,其中也不乏一些农林畜牧结合互联网的创新创业项目。而后,南农大的学子们便可依托学校的资源和平台,充分施展自己的技能,并与其它团队和外界企业进行及时的交流学习,从而使自己的项目不断发展壮大。近几年来,南京农业大学创客空间孵化项目已有多个项目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如南京青藤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南京养禽管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这些现已形成企业规模的公司,都是在南农创客空间的孵化下成长起来的。(三)校企合作课堂培养当今社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同时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以及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实现和达到培养符合国家产业升级、产业转型所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目标的重要途径。高校要通过科学的研究为大学生的创业提供更多的选择渠道,校企合作是大学生创业发展很好的途径,高校可以实现创业实践培养学生的目的,企业可以获得选择人才的机会,积极参与合作培养人才[10]。校企合作课堂能让学生体验农业企业的运作形式与社会价值担当。乡村振兴战略的真正扩大落实必须要借助相关实体企业的支持运营,加强农业相关企业在资源整合以及内外对接起到的枢纽作用。而农业大学高校校企合作培养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为乡村振兴大战略的实施输送了大量的农业储备人才。南京农业大学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一直在不断探索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加强教学的组织管理,及时更新与调整教学内容,提高农业创新创业实践在教学环节的比重;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提升实践教学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积极引导、加强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增强了学生的农业创新创业能力[11],为国家输送了一批高素质的农业人才。目前学校已经建立368家创业实习基地,其中7成与农业紧密相关,通过校企交流合作方式,邀请企业家担任“第二课堂”导师,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从而培养出创新创业应用复合型人才。南京农大还鼓励专家教授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农业产品,其中最成功的案例之一当属“黄教授”,黄明教授和南京农业大学共同组建了“南京农业大学肉类食品有限公司”,把其实验室研究成果带进市场,其18种产品还被选为博鳌论坛餐桌食品和嘉宾礼品,黄教授的卤产品也因此成为南京农业大学科技产业化特色名片。学生可以在暑假选修教授开放式创新实践选修课程,计入学分,通过老师的言传身教,激发创业的热情。南京农大还积极探索和创新农业科技与企业相结合的方法,借助互联网技术开设线上课堂。学生通过网上观看微课视频,了解了创新创业的发展动态、新技术和新方法,增强了创业热情和兴趣。学生从大二开始,每年可以参加企业牵线的暑假实践活动,在老师的带队下,参与线下田间课堂的实践,这些具有农业特色教学理念和方式,在校企合作课堂中得以充分体现,有助于实现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从而为乡村振兴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和人才储备。四、结语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对乡村现代化的进程必将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让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得到更多政策的支持,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而且能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技术和知识支持,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创新机会,有利于构建现代化的农业体系,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12]。因此需要高校最大化地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潜能,需要对大学生创业进行更好的项目引导与扶持。本文主要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进行了分析总结,研究发现学校通过对大学生的涉农创业教育和政策扶持,很多涉农创业项目紧紧围绕服务“三农”,具有一定的科技性和创新性,通过大学生的聪明才智形成的相关创业成果的落地对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乡村振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农业大学大学生创业对乡村振兴促进的多维模式也需要在今后的创业实践中不断补充、不断完善,并尽可能地融入到更多高校的创业教育当中。[参考文献][1]毛素芝.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大学生对乡村创业软环境的评价[J].继续教育研究,2018(7):46-51.[2]柯炳生.关于我国农民收入问题的若干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5(1):25-30,79.[3]肖力.互联网 + 正在深刻改变着农业[N].经济日报, 2015-07-10(11).[4]李进霞.“互联网+农业”新生产方式的思考[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1-6.[5]陈碧芬,吴宗燚,张文昌,等.以农科大学生创业为导向的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87-91.[6]席宁.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模式发展瓶颈与应对[J].商贸人才,2018(29):186-187[7]刘娇.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反思与建议[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2018(9):164-165.[8]李双寿,李乐飞,孙宏斌,杨斌. “三位一体、三创融合”的高校创新创业训练体系构建[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2):111-116[9]万丹.结合林业特色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8(9):209[10]徐鹏,田戊戌.校企合作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模式研究[J].中国市场,2018(8):174,178[11]李伟,李辉,胡燕,李海燕,王恬.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加强高等农林院校实验教学的探讨——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6(1):144-147.[12]谷今.大学生创新创业与乡村振兴战略融合的实践探索[J].知识经济,2018(17):17-18.

文章来源:《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xnnydxxb.cn/qikandaodu/2020/1021/388.html



上一篇:农业大学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模式与路径分析
下一篇:农业大学图书馆馆员信息服务的变革——以南京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投稿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版面费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论文发表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