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袁隆平病危之际,还在惦记着

来源: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5-2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5月22日13点07分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 长沙松桂园路口所有车辆鸣笛让行 @潇湘晨报 长沙松桂园路口所有车辆

“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5月22日13点07分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

长沙松桂园路口所有车辆鸣笛让行

@潇湘晨报 长沙松桂园路口所有车辆停车鸣笛,送别袁隆平院士(00:36)

5月22日,湖南长沙。袁隆平院士逝世,群众自发到医院送别齐喊“袁爷爷,一路走好”。下午16时许,灵车自医院地下通道驶出,群众夹道送别,经芙蓉路驶向殡仪馆。

联合国缅怀袁老

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于当日缅怀袁隆平。

屈冬玉在社交平台推特上写道,“一生修道杂交稻,万家食粮中国粮。我敬爱的大师千古!”屈冬玉表示,袁隆平毕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帮助数十亿人实现了粮食安全。屈冬玉称袁隆平是自己的“灵感源泉”,是自己敬爱的“老师”,对袁隆平的逝世深感悲痛。

@联合国 5月22日消息,袁隆平院士为推进粮食安全、消除贫困、造福民生做出了杰出贡献!国士无双,一路走好。

钟南山悼念袁隆平

@科技日报5月22日消息,“医食无忧”组合再难同框,钟南山为袁老献上缅怀之辞。


惊悉袁隆平院士逝世后,钟南山院士送上简洁而深情的缅怀之辞:

隆平大哥:

我的挚友!

天堂里好好休息。你已经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有空就指导一下学生继续“三系”攻关。

你是一个真正的、最值得我敬佩的学者!

钟南山

送别“老学长”

5月22日下午,澎湃新闻从西南大学相关人士处了解到,得知校友袁隆平院士逝世消息后,西南大学师生自发前往校园里的袁隆平雕塑前献花、默哀。

1953年,袁隆平毕业于西南农学院。西南农学院后更名为西南农业大学,并在2005年与西南师范大学合并,组建成新的西南大学。此前,袁隆平与母校的联系一直较为紧密。2016年4月18日,西南大学举办纪念办学110周年暨合并组建10周年校庆,袁隆平以学长身份发言。“西南大学是我人生重要的一站,它引领我走进了科学的海洋。”袁隆平告诉现场的学弟学妹们,“年轻人一定要有自己的梦想,作为当代青年,个人梦想一定要同国家、民族和人类的命运联系起来。”

据上游新闻报道,袁隆平捐献20万元设立了西南大学“袁隆平奖学金”,用于奖励农业学科相关的品学兼优的学生。次年,他回到母校颁发首届“袁隆平奖学金”时发言,“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然而在通往学问高峰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只有潜心学习才能叩响真理的大门。”

2019年9月,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几名学子给90岁高龄的老学长袁隆平写了一封信,讲述各自的追求、理想。为此,袁隆平特地录了一段视频回信。“有人问我,你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我想我没有什么秘诀,我的体会是在禾田道路上,我有八个字:知识、汗水、灵感、机遇。”袁隆平说。

他告诉“学弟学妹”们,知识是基础,“比如我们做育种的,要对遗传学这方面的专业知识掌握深厚;我们是学应用科学的,要实干、苦干,才能实践出真知,书本知识、电脑技术都很重要,但书本上种不出水稻,电脑上也种不出水稻,你只有在试验田里才能长出我所希望的水稻。”

谈到“灵感”时,袁隆平称,灵感实际上就是思想火花,“往往是山穷水尽疑无路,突然思想来了灵感来了,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希望大家不要放过思想火花。”

“最后,有一句话叫机遇宠爱有心人,好的机会都有,但你不是有心人,没有经验、没有追求,机会就放过了。”袁隆平举例称,“我们发现雄性不育野生稻,这是一个好的机遇,野生稻原来到处都有,不育野生稻也有,我们是有心人,在采集过程中发现了这个机遇,找到雄性不育野生稻,就为杂交水稻研究成功打开了突破口,所以说大家要做有心人,好机会会有的,不要放过。我没有什么秘诀,就是这八个字,请大家参考,讲得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指正。”

2019年10月,西南大学相关领导曾前往湖南拜访袁隆平。报道称,已经年满90高龄的袁院士精神矍铄,高兴地回忆起当时读书的情景,想念自己的老师和同学,对嘉陵江、缙云山记忆犹新。他感谢母校对自己的培养和关心,希望母校越办越好,越来越兴旺。

文章来源:《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xnnydxxb.cn/zonghexinwen/2021/0523/622.html



上一篇:5月22日袁隆平母校西南大学师生悼念袁老至深夜
下一篇: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沉痛缅怀国之脊梁袁隆平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投稿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版面费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论文发表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