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浅析准劳动中的保障与救济东北农业大学学生感(2)

来源: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2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学生在毕业后必然会去就业,这既是学校教学的目的,也是学生学习的目的,是学生付出多年时间和不菲费用的追求,也是唯一能够代偿其时间与金钱付出

学生在毕业后必然会去就业,这既是学校教学的目的,也是学生学习的目的,是学生付出多年时间和不菲费用的追求,也是唯一能够代偿其时间与金钱付出的机制与途经。当学生在学校安排的实习或者实验活动中遭受伤害,进而影响到学生的毕业与就业时,学生到学校进行学习的目的,学生为学习的全部付出都只能化为泡影。难道真就如学生们所言:“这专业、这书,真是白读了”,“十数年寒窗苦,一病全作废”。不能由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来承担这不可能承担的后果,必须由责任人对此负责!根据工伤赔偿中的全部填补原则,即工伤补偿和赔付应当全部填补劳动者的全部损失。换言之,就是要补偿到他在没有遭受工伤情形下所具有的工作能力,并由这一工作能力所产生的工作收益。因此,在东北农业大学这次事件的后果中,我们更关心的是受到伤害的学生们毕业后的就业问题。由于这次事件的伤害,他们还能就业吗?他们在就业中还能找到本应从事的职业吗?从学校给出的三句话中不难看出:“你病了我治”、“你残了我赔”都是能够得到学生认可的,唯一让学生难以放心的是“你找工作我推荐”,因为这是可以适用于一般学生,而不一定适用于受到伤害的学生的,尤其是他们所学“专业涉及到的许多行业对布鲁氏菌病患者都有着严格的限制”。当学生因为这次事件找不到工作,并且在学校推荐后还是找不到工作、不能实现就业时,学校就可以免责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如何补救?”——国家应对此专项立法

客观地说,到目前为止,东北农业大学对于这次事件中受到伤害学生的救治与补偿是积极和有效的。尤其是“将根据患病学生三个疗程结束后的治疗结果,充分听取患病学生与家长的意见诉求,尽快拿出赔偿等善后问题的解决方案”的态度是值得肯定的。但学生们为什么还心存疑虑呢?原因就在于法定标准与责任范围的不确定。前者由于不能进行工伤认定,也不能进行伤残等级鉴定,赔偿标准就缺乏明确具体的法律依据,难于为双方都认可,或者说即便双方都不认可但却不能不接受。所以,即便在东北农业大学承诺承担所有法律责任的基础上,给予每名患病学生一次性补助3万元,并通过减免学费和增加补贴等方式,共赔偿每名学生约6.1万元,仍有10名学生未与学校就善后问题达成共识。笔者以为,出现这样的情形,既不缘于学校的吝啬,也不因为学生的贪心,而是法律的缺失。国家没有针对学生因实习和实验这类具有准劳动性质的事件受到的伤害制定出专门的法律规范,用以调整学校与学生之间存在的特定法律关系。

后者则是学生们出于对未来的担心,这是可以理解并应当解决的。因为学生和学习,无论是身份还是行为都只具有暂时性和过渡性,都共同指向毕业与就业。学校的一句“你找工作我推荐”是无法消除学生们的忧虑的,更不能真正对他们的就业有任何实质性的补救。如果我们从同样在这次事件中受到伤害的那位教师角度来看这一点,问题就更加清楚了,因为无论这位教师遭受感染的后果是什么,他都是这个学校的教师,都没有就业之忧。但如果我们再换一个角度,站在东北农业大学的位置上看,除了学校把他们接受为像那位教师一样的该校员工外,在现有条件下,笔者实在看不出来学校在他们就业上还能承担什么样的责任。笔者甚至认为,不应当让学校过多地承担正常的教学风险,因为这是教学活动中的一种必然存在,而教育是有益于全社会,应由国家来承担主要责任的。

因此,只有法律能够为解决此类具有普遍性又超越于特定主体自身能力的社会问题提供规范。国家应当通过专门的立法,对包括学生实习、进行教学实验、勤工俭学、假期劳动等做出有效的法律调整。在鼓励学校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前提下,规定学生在学校组织的实习和实验等教学活动中,学校应当承担的法律义务,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伤害学生的医疗救治和学业延续,学生后续损失的承担,伤残学生毕业与就业的国家救济等。

2010年12月19日下午,东北农业大学28名师生(其中27人是学生),因动物实验感染传染病,这条信息一经媒体披露就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媒体追问着原因,人们关切着结果——谁来担责,该担何责,如何补救?对此,笔者有一些自己的看法,综述如下:

学生在专业实习或教学实验中遭遇伤害并非这一孤立的个案。其原因在于实习和实验本身,正所谓任何劳动都伴随着风险,而学生成了风险的直接承受人。我们不能因噎费食,如同一些学校取消郊游、限制学生的户外活动一样;我们也无意执着于追究学校或者教师的责任,因为任何追究既不能完全消除实习与实验中的风险,更不能减损遭遇风险的学生们受到的伤害和痛苦。我们关心的是:谁来为消除学生们的伤害担责,他们担责的范围多大?

文章来源:《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xnnydxxb.cn/qikandaodu/2021/0325/561.html



上一篇:世界农业强国如何打造职业农民
下一篇:四合院与大杂院的故事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投稿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版面费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论文发表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