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刊[09/07]
-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征[09/07]
-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投[09/07]
美食界也有“学霸”?高校科研食品如何走出“(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高校科研团队的优势在于研发,涉及生产销售却大多并非强项,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大众市场往往举步维艰,科研美食亦如此。 刘建卫对中青报·中青网
高校科研团队的优势在于研发,涉及生产销售却大多并非强项,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大众市场往往举步维艰,科研美食亦如此。
刘建卫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华农酸奶目前开展全国性市场的时机尚未成熟,“如今还是以深耕广州市场为主,后续将全面覆盖大湾区及省内市场,逐步辐射邻省市场。我们要做的是坚守产品质量,稳步推进市场发展,以求厚积薄发。”
这几年,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成为热潮,拥有“高学历”光环的科研食品也从实验室的“深闺”中走出,以健康、营养和丰富口味等特色,圈粉了无数年轻人。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直呼,“原来美食届也有‘学霸',我吃的每一口都自带知识Buff”“我吃的不是美食,是科研成果”。
后来,他作为学校研究生助力团一员,到陕西省镇巴县兴隆镇挂职科技副镇长时,为彩色锅巴找到了落地的“家”。在兴隆镇,他发现那里原来大面积种植的马铃薯常常滞销,学校研发的彩色马铃薯特色突出,应该更容易打开销路。2018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陈勤将其团队培育的彩色马铃薯引入兴隆镇种植。杜好田团队则带着一吨彩色马铃薯农产品,辗转找到了陕西杨凌附近的食品厂。测试了加工成多款产品,没想到,彩色锅巴生产出来后,颜色和口感都独具特色。
不过,胡振帮觉得,尽管大豆系列产品理念和创业项目均已成熟,但真正走出校园市场、走向大众商圈,“还要经过很长时间的磨练,目前最大的困扰在于项目经费的制约和缺乏专业的商业运营团队。老师有自己的工作,学生要忙于课业,所以模式和项目推广起来要慢,这的确都是现实问题”。
将彩色锅巴生产线交付后,杜好田又回到学校做了科研助理,并准备明年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他们提供了另一种思路,找到市场需求和痛点再回到高校科研成果中找到“答案”,“比如我们发现陕北一地的一款烧鸡还在沿用淘汰的蛋鸡,这种鸡的抗生素可能会超标。他们想做高端烧鸡,就可以引入学校对杜仲的研究成果,杜仲作为药材进行提取后,剩下的部分药渣可以作为饲料添加剂,这样就可以减少抗生素的食用”。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孟佩佩
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还有在电商平台进行销售时陆续出现的各种“效仿”产品。胡振帮说:“我们的东农豆在网上销售的价格确实贵,刚在淘宝平台上架时只有我们一家,目前平台上有很多店铺在经营东农豆252豆浆豆,是‘东农豆坊'引领了电商平台高端豆浆豆的销售。虽然平台上有很多仿品甚至假货,但我们依然坚持初衷,将一直致力于为大家提供优质健康的食品。”
去年,某电商平台还发起了一场高校科研美食PK赛,共有17所高校和机构带着各种从实验室里走出的美食入围,冠军最终是华南农业大学的华农酸奶。有着“靠一瓶奶征服广东人”的美誉,华农酸奶成为很多人对华南农业大学的第一印象,甚至成了学校开学季、毕业季必会送给大学生的“母校的味道”。
如今,东农豆坊大学生创业团队历经8年创业实践,探索了“以大学生创业为主体的高校连锁加盟”新模式,在哈尔滨各高校校园中开设了5个连锁加盟档口,自主研发的大豆系列健康食品,有特色豆浆、豆花、大豆酸奶、大豆冰淇淋、大豆咖啡、大豆巧克力等10余种产品。
文章来源:《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xnnydxxb.cn/zonghexinwen/2022/0704/753.html
上一篇:江西农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
下一篇:高校科研食品如何走出“深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