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刊[09/07]
-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征[09/07]
-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投[09/07]
西南地区传统村落文化空间的识别需求(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二、传统村落文化空间识别的贵州实践探索 (一) 传统村落文化空间识别动因 自2012年开始推行之后,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是村落保护的重要任务
二、传统村落文化空间识别的贵州实践探索
(一) 传统村落文化空间识别动因
自2012年开始推行之后,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是村落保护的重要任务。笔者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实践过程中,试图以识别文化空间为切入点,掌握传统村落中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情况。该项举措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六盘水市、铜仁市、遵义市等地区的近100个传统村落中得到反复实践验证,主要集中在多种识别方法试验优化及识别成果应用方向。分析发现:西南地区丰富多彩的地理环境和多民族文化并存的特点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十分丰富。许多实实在在的文化空间依赖于山川田野、村头巷尾,甚至分布在层层叠叠的院落、建筑空间中,从而带来空间多义性和认知模糊性,使得文化空间甄别更加困难,会面临识别遗漏、价值低估、保护无准绳、利用无节制的情景。许多早期开发的传统村落因文化空间保护利用不当,导致传统村落灵魂缺失,名存实亡。因此,持续改进技术方法,提升文化空间的快速识别、精准识别成为了实践探索的主线。
(二) 传统村落文化空间识别结果初探
本课题组曾对贵州省黎平县等地区的近100个村落文化空间进行初步识别并用于保护发展规划编制。结果表明,村落文化空间在整体上存在普适性和在地性的区别。通过识别挖掘,找到了较多有独特价值的文化空间,为传统村落保护的有的放矢、差异性发展提供了科学支撑。
以中国传统村落数量最多的贵州省黎平县16个乡镇的40个侗族传统村落开展文化空间同期识别调查为例,来自40个聚居民族相同、村寨选址格局和村落肌理类似、建筑风貌大同的村寨,其文化空间单元却有着共性与个性的差异。侗族村寨中的文化空间单元主要包括鼓楼、萨坛、花桥、侗族传统民居、戏台、宗祠建筑、凉亭、踩歌堂、芦笙坪、古井、斗牛场、泥人塘、摔跤坪等。其所承载的文化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有世界级遗产侗族大歌,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琵琶歌、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侗戏、侗族萨玛节,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哆耶——踩歌堂、侗族芦笙会、蓝靛靛染工艺、求雨祭典、侗族摔跤,有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泥人节,有未定级的文化表现形式斗牛等,且每个村寨识别的结果均有所不同。除了人们耳熟能详的侗族大歌文化空间之外,部分村寨中最引人注目的活动是民族民间体育运动如摔跤节,文化空间也围绕摔跤展开。某些侗族村寨中特有的传统活动是泥人节等,所造就的文化空间泥人塘则独特隽永,村落周边的一块普通农田,有可能就是侗族村民的泥人节文化空间、斗牛文化空间等,若不仔细研究加以保护,极易受到破坏,其所承载的文化表现形式也极易受到影响。规划实践表明,建立在文化空间识别结果上的保护发展规划编制,不仅能够保护文化空间本身,而且对于解决文化表现形式同质化问题,产生村落名片,独辟蹊径。
三、西南地区民族特色传统村落文化空间识别的意义
(一) 传统村落文化空间识别的重要性
文化空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两大类型之一,也是支撑文化表现形式的重要载体。近10年来,城乡规划学、文化人类学、人文地理学等学科的研究者对文化空间的关注日益加深,学界和业界对文化空间在传统村落中的重要作用已经达成基本共识。西南地区传统村落因其独特的民族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尤其关键,保护好文化空间就是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载体。但是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中,如何认定文化空间、如何识别文化空间的研究还处于空白,在各类规划条文中均无明确条款指引规划师寻找、认定、保护文化空间。这对于文化空间的保护十分不利。2011 年开始,本研究团队提出的西南传统乡土聚落中的文化空间问题,属于早期认识,开展了西南传统乡土聚落文化空间变迁的研究,之后应用于贵州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规划中。文化空间的识别如果仅仅依靠调研者的个人文化素养和责任心,依赖调研过程中的偶然性,在部门走访、村民访谈、现场调研中发现文化空间后随机补充到基础调研数据中,采集到的文化空间信息往往具有一定典型性,但是缺乏全面性和历时性,且识别过程耗时长、见效慢、遗漏多,阻碍了文化空间的数据采集、规划导控等规范的进一步制定。技术瓶颈严重地阻碍了相关部门指引寻找、认定、保护文化空间的规划前端数据采集、过程导控等规范化进程。因此,研究一种高效、便捷、准确的文化空间识别技术,十分关键。
文章来源:《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xnnydxxb.cn/qikandaodu/2021/0708/688.html
上一篇:换个角度看文化中国西南少数民族防灾减灾文化
下一篇:变化中的西南行为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