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西南地区传统村落文化空间的识别需求(2)

来源: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0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二、传统村落文化空间识别的贵州实践探索 (一) 传统村落文化空间识别动因 自2012年开始推行之后,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是村落保护的重要任务

二、传统村落文化空间识别的贵州实践探索

(一) 传统村落文化空间识别动因

自2012年开始推行之后,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是村落保护的重要任务。笔者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实践过程中,试图以识别文化空间为切入点,掌握传统村落中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情况。该项举措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六盘水市、铜仁市、遵义市等地区的近100个传统村落中得到反复实践验证,主要集中在多种识别方法试验优化及识别成果应用方向。分析发现:西南地区丰富多彩的地理环境和多民族文化并存的特点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十分丰富。许多实实在在的文化空间依赖于山川田野、村头巷尾,甚至分布在层层叠叠的院落、建筑空间中,从而带来空间多义性和认知模糊性,使得文化空间甄别更加困难,会面临识别遗漏、价值低估、保护无准绳、利用无节制的情景。许多早期开发的传统村落因文化空间保护利用不当,导致传统村落灵魂缺失,名存实亡。因此,持续改进技术方法,提升文化空间的快速识别、精准识别成为了实践探索的主线。

(二) 传统村落文化空间识别结果初探

本课题组曾对贵州省黎平县等地区的近100个村落文化空间进行初步识别并用于保护发展规划编制。结果表明,村落文化空间在整体上存在普适性和在地性的区别。通过识别挖掘,找到了较多有独特价值的文化空间,为传统村落保护的有的放矢、差异性发展提供了科学支撑。

以中国传统村落数量最多的贵州省黎平县16个乡镇的40个侗族传统村落开展文化空间同期识别调查为例,来自40个聚居民族相同、村寨选址格局和村落肌理类似、建筑风貌大同的村寨,其文化空间单元却有着共性与个性的差异。侗族村寨中的文化空间单元主要包括鼓楼、萨坛、花桥、侗族传统民居、戏台、宗祠建筑、凉亭、踩歌堂、芦笙坪、古井、斗牛场、泥人塘、摔跤坪等。其所承载的文化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有世界级遗产侗族大歌,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琵琶歌、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侗戏、侗族萨玛节,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哆耶——踩歌堂、侗族芦笙会、蓝靛靛染工艺、求雨祭典、侗族摔跤,有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泥人节,有未定级的文化表现形式斗牛等,且每个村寨识别的结果均有所不同。除了人们耳熟能详的侗族大歌文化空间之外,部分村寨中最引人注目的活动是民族民间体育运动如摔跤节,文化空间也围绕摔跤展开。某些侗族村寨中特有的传统活动是泥人节等,所造就的文化空间泥人塘则独特隽永,村落周边的一块普通农田,有可能就是侗族村民的泥人节文化空间、斗牛文化空间等,若不仔细研究加以保护,极易受到破坏,其所承载的文化表现形式也极易受到影响。规划实践表明,建立在文化空间识别结果上的保护发展规划编制,不仅能够保护文化空间本身,而且对于解决文化表现形式同质化问题,产生村落名片,独辟蹊径。

三、西南地区民族特色传统村落文化空间识别的意义

(一) 传统村落文化空间识别的重要性

文化空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两大类型之一,也是支撑文化表现形式的重要载体。近10年来,城乡规划学、文化人类学、人文地理学等学科的研究者对文化空间的关注日益加深,学界和业界对文化空间在传统村落中的重要作用已经达成基本共识。西南地区传统村落因其独特的民族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尤其关键,保护好文化空间就是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载体。但是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中,如何认定文化空间、如何识别文化空间的研究还处于空白,在各类规划条文中均无明确条款指引规划师寻找、认定、保护文化空间。这对于文化空间的保护十分不利。2011 年开始,本研究团队提出的西南传统乡土聚落中的文化空间问题,属于早期认识,开展了西南传统乡土聚落文化空间变迁的研究,之后应用于贵州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规划中。文化空间的识别如果仅仅依靠调研者的个人文化素养和责任心,依赖调研过程中的偶然性,在部门走访、村民访谈、现场调研中发现文化空间后随机补充到基础调研数据中,采集到的文化空间信息往往具有一定典型性,但是缺乏全面性和历时性,且识别过程耗时长、见效慢、遗漏多,阻碍了文化空间的数据采集、规划导控等规范的进一步制定。技术瓶颈严重地阻碍了相关部门指引寻找、认定、保护文化空间的规划前端数据采集、过程导控等规范化进程。因此,研究一种高效、便捷、准确的文化空间识别技术,十分关键。

文章来源:《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xnnydxxb.cn/qikandaodu/2021/0708/688.html



上一篇:换个角度看文化中国西南少数民族防灾减灾文化
下一篇:变化中的西南行为艺术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投稿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版面费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论文发表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